愛民頓講堂建寺緣起及歷史

佛光山愛民頓講堂位於多倫多和溫哥華之間的加拿大亞伯達省,是加拿大第一個設立環保部門的省份,也是加國人民教育水準最高的省份,省立公園面積比其他省份都大,有一百多個湖泊,中國人口約有七萬多人,是個頗具未來性的省份。講堂為三層樓建築,佔地共一萬六千平方呎(約五百多坪),硬體設備包括大殿,可容納五百人共修;另有禪堂、課堂、會議室、圖書館、教室、五觀堂、大寮、住眾寮、雲水寮、辦公室、倉庫等,舉凡弘法度眾所需之設備一應俱全。

一九九五年七月在海外都監院慈莊法師的指導下,展開佛堂整修工程,同年十一月完工啟用,同時展開各項弘法活動,以實踐大師「佛光普照三千界,法水長流五大洲。」

  • 1994年3月,佛光會籌備會及佈教所成立。
  • 1994年9月,蒙大師親臨,指派永固法師負責成立愛民頓講堂,同年10月由協會輔導法師前往帶領信眾,並購得講堂現址。
  • 1995年2月,講堂正式註冊成立。同年7月在海外都監院慈莊法師的指導下,展開佛堂整修工程,於11月完工啟用。
  • 1996年7月27日,大師親臨主持愛民頓講堂「落成開光暨甘露灌頂皈依三寶儀式」。並由永固法師擔任住持一職,同時展開各項弘法活動,以實踐大師「佛光普照三千界,法水長流五大洲」之理念。

佛以一大事因緣應現於世,歷千年傳演,經弟子信眾,為教護法,序代傳燈。令弘法利生之家業,得以傳遍十方,普薰法界,萬世明燈,續照人心。星雲大師畢生之 宏願,為傳聖教,教育僧伽,開山立寺,接引萬機。為使「佛光普照三千界,法水長流五大洲。」布施奉獻,結十方緣,成十方事。今法緣周隆,萬事皆備,許在愛民頓建立講堂,續傳家業,以利群生。望護法信眾,歷此勝緣,護持聖教,延續正法,使大眾法身,皆有所依,十方慧命,盡有歸屬。如是發心,功不唐捐,受福無量。


百年佛緣10-道場篇2 【星雲大師口述 佛光山法堂書記室記錄】

愛民頓講堂

愛民頓,位於多倫多和溫哥華之間的阿爾伯達省(Alberta),是加拿大第一個設立環保部門的省份,也是加國人民教育水準平均最高的省份,一九八八年冬季奧運會就是在這個省份舉行的。

一九九四年,我到愛民頓主持愛民頓佛光協會成立大會,當時愛民頓的華人有七萬,很需要有人到此地弘法。愛民頓的這些佛光幹部們,其實早就急於成立佛光協會了,由於他們想等到我親臨主持,結果一等就是一年的時間。

他們再三表示,很希望我在愛民頓設立一座道場,以後就可以有法師常駐在該地,帶領共修。由於先前常常只有一位馬麗娟師姑在此幫忙,因此他們一見到我就開始要人。可是實在是沒有人呀!外語人才都來不及培養。話雖如此,一年之後,愛民頓講堂就在信眾有心、因緣也具足的情況下,於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啟用,正式展開了弘法工作。

其實,全世界的寺院道場都需要法師,雖然我自己辦有佛學院,努力培養僧眾,但是「供給」根本來不及因應信眾所需呀!我知道,唯有佛教本土化,才能解決「法師荒」的問題。由世界各地將當地優秀學子,送到佛光山的佛學院培訓,然後再回到當地弘法,也就是由本土的出家人來負責本土的道場。希望在未來的二十年到五十年間,能實現這個願望,讓佛光能普照五大洲。


星雲日記34-領眾之道 (1995/3/16~1995/3/31)

三月 十六日  星期四

佛光山開山以來,最感遺憾者,莫過於我們利生事業的發展,趕不上臺北土地的增值。佛光山積極的要將佛法與信徒融和,致力於佛法文藝化、大眾化、視聽化,就是沒有想到要都市化。等想到要來臺北設立道場時,土地從一坪三萬、十二萬、二十五萬、五十萬不停上升,不管如何努力,始終趕不上土地的增值。直到前年臺北道場落成,雖與理想中有段距離,但對佛光山而言已是盡力。因此為臺北道場設定了弘法目標︰修持與慧解並重、僧眾與信眾共有、佛教與藝文結合、傳統與現代融和。

此次海外住持講習會有三位特別來賓,分別是休士頓佛光會會長劉向朝的夫人遲乃祥、加拿大愛民頓佛光會長李潔華,還有《傳燈》作者符芝瑛小姐。座談會上,李潔華會長說,加拿大境內華人人口有八十萬,愛民頓省內就有八萬,去年九月我答應在愛民頓設立道場,所以在此感謝我讓她有機會回山參學,並與各位海外道場的住持主管們同行參訪,她覺得自己很有福報,也願將這些經驗帶回愛民頓。

符芝瑛說,「會跟」這次又一連跟了三天,除跟定我,也跟了各位海外的住持主管。她說,佛光山的法師真的不一樣就是不一樣,如果說佛教的希望是在臺灣,那臺灣的佛教希望則在佛光山,而佛光山最優秀的就是在座各位海外道場的住持,每一位都是承上啟下的將傳燈工作承擔下來。雖名為巡禮,但大家都很用心的在做筆記,師兄弟間彼此都相互關懷、提攜,舉止言談中都流露道情法愛,信仰的力量發揮到最高點,和大家在一起真的很快樂很法喜,也很珍惜這幾天的相處。


星雲日記42-檢查心念 (1996/7/16~1996/7/31)

七月 二十六日  星期五

下午五時搭機飛往愛民頓。愛民頓(Edmonton)是亞伯達省(Alberta)最大的都市與省會,也是加拿大最北的都會。由溫哥華到愛民頓,航程一小時左右,時差也是一小時,於愛民頓時間晚上七時三十分,抵達愛民頓講堂。

愛民頓的地理位置與中國的察哈爾同一緯度,故四季分明,它與哈爾濱結為姊妹市,所以城內特別有一條路命名為「哈爾濱街」。

「大師,歡迎您回到愛民頓。」在信眾的歡迎聲中,讓我想起,不管我走到哪個別分院,要離開時,徒眾、信徒都會不約而同的問我︰「師父,您什麼時候回來?」

所以,不管我走到哪一個地方,都是「回」,回臺灣、回西來寺、回澳洲、回溫哥華、回香港、回東京。四海之內,到處都有家可以回是很幸福的,佛光山信徒、佛光會的會員,只要歡喜,佛光山海內外一百多個道場,永遠歡迎大家「回」去禮佛、共修。

七月 二十七日  星期六

上午十時,主持愛民頓講堂佛像開光典禮。

一個道場的設立,就如同燈塔,在茫茫人生大海中,可以給我們方向、指引、依靠。「講堂」是指講經說法之處,「寺院」在早期是外交部招待外賓來訪的招待所,「叢林」則是供學者研究參學的地方。

佛陀成道後,為母上忉利天說法,信徒很懷念佛陀,尤其是優填王,於是目犍連就利用神通力,請雕刻師到忉利天依佛的樣子,用檀香木刻了一尊佛的聖像,以滿足信眾對佛陀的思念。

三個月後,佛陀回到人間,檀香木的佛像,還起立向前迎接佛陀。佛陀說︰「很好,很好。末法時代的眾生,還要靠你來度化。」

這是佛教史上第一尊「佛像」的因緣。

佛教很契合加拿信眾的根機,加國人民與佛門六種可以得度的方法非常相應--

1.加國人民有喜捨的福利,對移民群眾而言很有幫助,具有「布施」的精神。

2.加國人民很守法,正是落實「持戒」的表現。

3.加國人民很愛好和平,少有鬥爭,有著「忍辱」的性格。

4.加國人民工作不怠工,是「精進」的態度。

5.加國人民凡事都會先反省自己,很有「禪定」的風格。

6.加國人民處理事物,先後秩序都很清楚,具有「般若」智慧的作風。

加拿大很開放,有天主教、基督教等國際性宗教,希望佛教將來也能成為加國的一部分。一個國家正信宗教越多越好,更可以顯得多彩多姿。

願愛民頓講堂,今後能成為信眾學習佛法的學校,求取內心財富的百貨公司,消除煩惱的清涼所,帶給大家力量和慰藉的加油站。

更期盼佛教在加國生根,與社會融和在一起。為極樂淨土的創造,願大家一起來精進共修。

下午二時,和愛民頓佛光會的幹部座談。

七時,班機由愛民頓回溫哥華,因時差一小時,又撥回一小時,人生本就不增不減。

Comments are closed.